云南大学招收学历外国留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5-10-30 16:43:00.0


云南大学招收学历外国留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

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和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需求,云南大学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按照“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总体要求,以水平提升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实施综合创新战略、人才强校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合作共建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着力推动学校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超常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云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文、史、哲、经、法、教育、理、工、农、医、管、艺术等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下设22个学院、8个研究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1个留学生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330人,研究生14811人。有本科专业89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国家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现有教职工2870人,专任教师1685人,其中院士4人(含双聘、特聘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4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4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1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81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52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创新团队9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1个。

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多项国家级大奖。有9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文、理科版等学术刊物,其中,《思想战线》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十一种名刊。

学校积极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修建“中缅油气管道”报告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并付诸实施,“跨境生态安全和国际河流研究”成果为水资源问题和国际河流问题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污染河流治理”、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等研究成果在高原湖泊治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4551.84亩,分布于两个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81.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亿元,图书馆藏书330余万册,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面向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

 

 

 

 

 

 

 

 

 

云南大学招收学历外国留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招生简章

 

一、招收类别

1、招收自费全日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2、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全日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

我校公布的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所列专业均可招收外国留学生。查询网址:http://www.lydzcn.com

三、报考条件

1、品德良好,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云南大学校纪校规,尊重我国的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外国来华留学生健康检查标准

3、申请自费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来华攻读硕士学位者,须具有学士学位;

来华攻读博士学位者,须具有硕士学位;

汉语水平考试(HSK)原则上通过五级以上。

4、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来华攻读硕士学位者,须具有学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来华攻读博士学位者,须具有硕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

③申请人须为非中国籍公民,且在籍6年以上,非在华学生。

四、申请办法

1、自费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申请办法

1根据校际间或两国其他部门间的交流计划拟来华攻读研究生学位者,按校际或其他部门间达成的协议办理申请手续。

2在国外或已在华的符合来华留学研究生资格的个人,可以采取函报或现场报名等方式直接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

3)申请者应缴验的材料(以下材料均为一式三份)

①《云南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

②《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表》复印件,原件自行保留。

③ 经过公证的中文或英文最高学历学位证明;应届毕业生可提交本人就读学校出具的在学证明及相应的中文或英文公证文件。

④ 在华学习或研究的详细计划书(不少于800字,中文或英文书写)。

⑤ 两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荐信(中文或英文书写)。

⑥ 所发表文章的复印件。

HSK汉语水平证书复印件。

⑧ 本人3张近期免冠照片及护照复印件。

⑨ 经济担保人、在华事务委托人身份证件复印件或护照复印件。

2、奖学金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申请办法

1)申请人须在“来华留学网上报名信息平台”(网址:http://laihua.csc.edu.cn)在线提交申请,并按照要求将相关材料一起提交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审核。

2)申请者应缴验的材料(以下材料均为一式三份)

①《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

②《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表》复印件,原件自行保留。

③ 经过公证的中文或英文最高学历学位证明;应届毕业生可提交本人就读学校出具的在学证明及相应的中文或英文公证文件。

④ 在华学习或研究的详细计划书(不少于800字,中文或英文书写)。

⑤ 两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荐信(中文或英文书写)。

五、申请时间及地点

     1、自费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申请时间及地点

1)春季入学,每年1120日前申请材料报送英国bet-365体育在线招生办公室。

2)秋季入学,每年520日前申请材料报送英国bet-365体育在线招生办公室。

3)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校区明远楼303室,邮编:650504,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及传真:+86-871-65033837

2、奖学金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申请时间及地点

1)秋季入学,每年331日前申请材料报送云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

2)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校区明远楼315室,邮编:650504,联系人:方老师,联系电话:+86-871-65031756,传真:+86-871-65183424

六、录取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考生的申请材料综合审查后提出拟录取意见报研究生院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由研究生院确定录取。录取时间一般在每年1月份和七月份。

七、入学报到

被录取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持普通护照、录取通知书和JW201表(或JW202表)和《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到中国大使馆申请来华留学签证报到。入学报到具体时间及要求以发出的入学须知为准,新生报到时,应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出具上述文件。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报到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向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八、住宿安排

住宿由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按照留学生报到情况协调统一安排,住宿咨询电话:+86-871-65031756

九、学习年限

我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最长不超过6年,具体培养方案由各研究所培养单位制定后报英国bet-365体育在线审定。

十、收费标准(以人民币计)

1、报名费

报名费用: 每人600(人民币),未被录取或放弃录取资格的考生,该项费用不予退还。

2、学费

留学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学术型专业:8000/每人•年,专业学位专业:8000~12000/每人•年。留学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博士10000/每人•年。

外国留学生应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学校规定向学校缴纳学费。学费按学年收取,于开学注册前缴纳,也可按学制一次缴纳。

3、住宿费

住宿费收费标准:双人间450/每月•每人。外国留学生的住宿费可于每学期初按年一次全部收取;特殊情况下,也可准其按月缴纳。

4、保险费800/每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

5、居留许可费400/每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

十一、培养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与留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经学院主管审查后备案。培养环节与中国研究生相同,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可减免部分课程(如政治、社会实践等),外语课安排一定程度的汉语课(中国概况、公共汉语等)。

十二、学位

外国留学生攻读我校全日制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通过研究生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后,达到我国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要求的,颁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十三、其它

1、留学生的日常工作由我校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

2、留学生办理来华手续所需费用自理。

3、本规定由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欢迎各国考生报考云南大学!

相关附件